谁当为母?一千多年前的母权争夺战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07 点击次数:90
东晋成帝咸和五年,原散骑侍郎贺乔遗孀于氏,为夺回原继子的母亲身份上表陈情,要求朝廷诸公答复其“不解六条和所疑十事”。这场一千多年前的母权争夺战,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?

于氏和其丈夫贺乔虽然生活和谐,但婚后多年一直无子。贺乔的胞兄贺群担心弟弟绝嗣,也同情弟妇的不幸。和母亲商议后,一边为弟弟纳妾,一边将妻子陶氏刚生下的嫡三子贺辉过继给贺乔。
不幸的是贺辉出生百日后夭亡,其后贺群又将陶氏生下的四子贺率过继于贺乔。贺率周岁后,贺乔的妾张氏为其生下一子贺纂。只是到贺率六岁时贺群病逝,原本平静的家族也开始生起波澜。
为了家庭内部和睦,贺群在世时不允许家中之人议论贺率的出身,也不允许自己妻子陶氏亲近贺率。当其亡故后,被压抑数年的陶氏一边找各种机会告知贺率,自己才是其生母。一边在家族里制造舆论,贺率应当归宗本生。
作为一个母亲,孩子一出生就被夺走送人,而且近在眼前也不能相认。其中的煎熬和痛苦以及认回亲子的意愿,是可想而知。除此之外,对于过继后又生亲子,古代常规的做法也是让过继子归宗。
所以陶氏的言行,在贺家内被普遍支持。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贺率,一方面自嫌过继子身份,一方面也觉得不归宗也赢不过弟弟。咸和四年贺乔病重,贺率主动提出了归宗的想法,不过其嫡母于氏不同意。
于氏不同意大致有两个原因,一是贺率已过继二十多年,于氏在他身上投入很多感情,这不是能轻易舍弃的。二是于氏无子,如果这个继子返宗,她日后就要仰庶子和小妾的鼻息度日了。

首页